
010-67676633
香港大学城市建设与发展管理方向访学计划,是2010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和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的系列访学、研修项目之一,旨在为国内从事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城市高级管理者和卓有成就的城市建设参与者,提供学术与经验交流的平台。访学计划的全部科研与教学工作由香港大学承担。
赴港访学收获:
1.完成全部访学任务,获得“香港大学城市建设与发展管理方向访问学者”证书;
2.优秀访学学术成果,由香港大学集结成书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3.所在城市或企业可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员,享受系列学术研究智力支持;
4.优秀访学学者,推荐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访学成果录入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案例库。
5.精心打造国内赴港访学专家学者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高层论坛。
一、赴港访学模式与理念
赴港访学模式:实践参观、专家交流、学术研讨!
赴港访学理念:实践为先导,交流来解惑,研讨获新知!
二、香港大学简介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简称港大,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香港大学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拉丁文对应校训为Sapientia Et Virtus。港大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在《泰晤士报》(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9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 School of Profess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简称SPACE学院,系香港大学直属学院,非牟利机构。经过50年的发展,SPACE学院已经成长为全球五大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之一,与纽约大学、伦敦大学齐名。
三、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简介
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是从事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管理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成立于1984年,事业法人单位。研究院的主要职责,为首都及各省城市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全方位研究和综合解决方案。
发展研究院建院26年,建有87名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建有186名博士、硕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有20多位司局级领导任本院顾问等职。近年来,研究院主持完成建设部、科技部委托的各类国家级研究项目7项,市级研究项目20多项。编写图书70余种,出版内刊616期,主办100多次论坛与学术会议,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工作涉及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医疗、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住房改革、房地产业、社区建设等众多领域。
四、访学计划内容
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 | 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形象设计 |
城市经济模式规划 | |
城市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 |
城市文教卫体管理规划 | |
历史保护及旅游景点规划 | |
城市经济开发区规划与管理 | |
城市科技信息发展规划 | |
城市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 市政建设管理体系 |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 |
科技园区管理与运行 | |
城市治安与应急体系管理 |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 | 城市水、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 |
城市物流网络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 |
城市能源供应与应急管理 | |
民间资本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运营 | |
城市园林规划与运营管理 | |
居住问题与城市住宅政策 | 房地产行业规范与房地产企业管理 |
城市结构和居住问题 | |
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对策 | |
旧城改造拆迁管理 | |
城市土地管理 | |
城市人口发展与住房管理 | |
城市环境与公众安全 | 城市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 |
机动车公害问题对策 | |
城市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 | |
环境产业的发展和综合环境政策 | |
人防工程与环境管理开发 | |
城市流动人口与环境管理 | |
公众食品安全管理 |
参观访问 | 参观目的 |
学术研讨交流主题 (交流形式:专家学术讨论或讲座) |
|
第一次赴港交流 | 1.香港市区重建局 | 参观观塘项目 | 城市发展与旧城改造规划 |
2.香港路政署 3.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
参观交通管理和监察系统 | 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 | |
4.香港环保署 | 参观港岛西废物转运站 |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 | |
5.香港科学技术园 | 参观香港科技园管理模式 | 科技园管理与城市建设规划 | |
6.香港发展局 | 香港历史文化保护工程 | 城市旅游景点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 | |
第二次赴港交流 | 1.香港影视基地和影视协会 | 参观香港著名影视基地的运行 | 影视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效应 |
2.澳门旅游局 | 参观澳门旅游与博彩经济模式 | 旅游与博彩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 |
3.香港机场管理局 | 香港机场管理模式 | 机场管理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 |
4.香港贸易发展局和会议中心 | 香港对外贸易的模式 | 城市发展与自由贸易 | |
5.香港惩教署 | 香港赤柱监狱的管理与教育 | 城市管理与监狱管理改革 | |
第三次赴港交流 | 1.香港联合交易所 | 参观港交所的运行与发展 | 城市经济发展与证券管理 |
2.香港证劵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 参观香港证券的发行与管理 | ||
3.香港金融管理局 | 香港金融管理与秩序 | 金融管制与城市经济繁荣的制约规律 | |
4.香港东亚银行 | 参观东亚银行的管理与发展 | 城市经济繁荣与商业银行管理 | |
第四次赴港交流 | 1.香港长江集团 | 参观长江集团总部 | 知名企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香港电灯公司和香港中华煤气公司 | 参观企业运行 | 城市建设发展与能源规划 | |
3.西班牙领事馆 | 交流:西班牙毕以包新城市15年的成功发展过程 | 西班牙毕以包新城市的发展经验 | |
4.新加坡领事馆 | 交流:新加坡的城市保育和新加坡湾发展 | 新加坡城市保育和新加坡湾发展经验 | |
第五次赴港交流 | 1.香港教育署 | 教育制度运行 | 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管理之间的区别 |
2.香港卫生署 | 卫生管理制度运行 | 香港城市卫生管理的经验 | |
3.香港立法会 | 香港立法会的作用 | 立法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 | |
4.香港私隐专员公署 | 私隐专员公署制度与社会职责 | 个人隐私与城市的文明 | |
5.香港申诉专员公署 | 香港申诉专员公署的制度与运行 | 公平正义与城市的稳定繁荣 |